「醫生醫生,上次腹部超音波檢查的時候,報告說我的肝裡面有水泡?還是囊腫?我搞不清楚了!這個會怎麼樣嗎?」
「放心,你說的那些都是一樣的東西,而且對身體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影響,不用擔心。」
水泡是什麼東西
水泡,它的正式名稱是「囊腫」,顧名思義,就是一個囊狀構造,外面是一層膜,裡面包覆著液體,就像是裝滿水的氣球一樣。
當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時,最常被發現有水泡地方就是「肝臟」和「腎臟」,至於其他器官偶爾也可能會發現水泡的蹤影。
這系列文章,就是要來聊聊:水泡與他們的產地。
水泡與他們的產地-肝臟篇
肝臟為什麼會長水泡?有一種理論提到肝臟水泡是肝內的膽管變形而來,不過詳細的原因和機轉目前仍沒有定論。
絕大多數水泡都是天生的。根據統計,有5-10%的人身上都有肝臟水泡,甚至美國有研究顯示水泡的盛行率高到18%,也就是接近五分之一的人身上是有可能發現肝臟水泡的。
在胃腸肝膽科醫師日常看診和超音波檢查時,發現肝臟有水泡可說是家常便飯。
肝臟水泡怎麼診斷
檢查肝臟水泡最方便和快速的方式,就是「腹部超音波」。
有經驗的胃腸肝膽科醫師,在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時,可以仔細觀察「肝、膽、胰、脾、腎」等器官,一旦看到任何病灶,就能根據病灶在超音波影像時的特性來做進一步的鑑別診斷。
如果腹部超音波無法判斷出結果,進階的檢查就是「電腦斷層」以及「核磁共振」,不過肝臟水泡需要做到這兩項檢查的比例是少之又少。
肝臟水泡的分類
就像前面提到的,水泡的正式名稱是「囊腫」,而肝臟裡的囊狀病灶又可分為幾個種類:
1. 單純囊腫
這是最常見的囊腫,絕大多數腹部超音波發現的肝臟囊腫都是屬於這一類,是非常良性的囊腫。
在超音波檢查時,會呈現「均勻無迴音」「很薄的牆壁」「無分葉」「後方訊號增加」等特徵。
發現的機率是:肝臟右葉大於肝臟左葉、女生大於男生。
單純囊腫大多沒有症狀,不過如果囊腫越大,有症狀的機率就越大,常見的症狀有:肚子脹、肚子痛、噁心感。
2. 囊腺瘤
少見。在超音波檢查時,會呈現「無或低迴音」「不規則的牆壁」等特徵。
常見的症狀有:肚子腫塊、肚子痛、胃口不好。
3. 囊腺癌
少見。超音波檢查的特徵跟囊腺瘤很類似。
4. 多發性囊腫
少見,是種遺傳疾病,大多會發生在有多囊性腎病的人身上。
如果父親或母親有多發性囊腫,小孩子有極高的機率也會有。
超音波檢查時會看到大小不一且數量可能多到數不清的囊腫。
5. 其他
還有一些少見的囊狀病灶,需要詳細的病史和症狀詢問以及檢查來進一步診斷。
肝臟水泡要怎麼辦
如果在肝臟裡發現的是「單純囊腫」,而且「沒有症狀」的話,不需要做特別的處置,只要定期追蹤就好。
如果是「單純囊腫」而且「有症狀」的人,就要考慮接受治療,常見的治療方式為細針抽吸或者是開刀。
一旦今天診斷不是單純囊腫,而是其他少見的囊狀病灶的話,就需要進一步的檢查,而大多數會需要介入治療。
結論
因為醫療發達以及健康檢查的觀念盛行,現代人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的機會越來越多,發現肝臟水泡的機率也越來越高。
肝臟水泡的盛行率本來就不低,而其中絕大多數的水泡都是屬於沒有症狀的單純囊腫,不需要特別的治療,只要定期追蹤就可以了。
所以,下次聽到肝臟裡面有水泡時,只要確定是最常見也最良性的單純囊腫,就可以放心囉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